摘要:近期,我國多個重大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持續加大對航空航天、軍工裝備等領域的投入力度,相關產業政策不斷完善。
5月7日,航天航空板塊集體爆發,板塊指數大漲5.82%。截至收盤,晨曦航空漲19.96%,愛樂達漲18.31%,中航成飛漲17.05%,中無人機漲11.05%。
消息面上,近期我國多個重大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持續加大對航空航天、軍工裝備等領域的投入力度,相關產業政策不斷完善。中金公司認為,在宏觀環境快速變化的背景下,行業仍具備較強的需求剛性和長期確定性。
萬億市場崛起
航空航天是一個高度集成科技與創新的戰略性產業,涵蓋了飛機、航天器、衛星等研發、制造、運營與服務等。它不僅具有技術含量高、產業鏈長、附加值大等特點,而且隨著太空旅游等新興領域的不斷涌現,未來有望迎來更多發展機遇。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全球競爭的加劇,航空航天市場逐漸成為各國競相發展的重點領域。各國政府對航空航天行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中國政府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將航空航天列為戰略新興產業;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提出要加快建設航天強國。
此外,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商業航天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效應。這些政策為航空航天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來,航空航天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特別是商業航天領域的快速發展推動市場持續擴容。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數據,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0.6萬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3萬億元,到2029年有望突破6.6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3%。
產業躍升與新質突破
在航空航天科技行業中,核心裝備的生產及交付節奏是市場關注的焦點。2025年,作為五年計劃的收官之年,生產計劃集中執行有望成為核心裝備生產的重要驅動因素。收官年通常是五年規劃的執行高峰之一,有望推動行業需求進一步復蘇。
中金公司在研報中指出,在宏觀環境快速變化的背景下,行業仍具備較強的需求剛性和長期確定性。伴隨“十四五”收官及行業擾動因素淡化,行業景氣復蘇可期,低基數下板塊有望在2025年迎來補償式增長。
以航空裝備為代表的核心裝備,其生產及交付節奏保持穩健。同時,隨著裝備建設重心逐步轉向信息化、無人化等新興領域,精確制導裝備的需求具備較大修復彈性,機構普遍看好2025年產業鏈彈性兌現。
除了核心裝備外,新質領域的發展也為航空航天科技板塊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大飛機、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領域,正逐步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引擎。
其中,C919交付開啟了多用戶運營階段,大飛機批量生產及交付能力提升有望引領航空產業升級。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加速落地,推動飛行器、空管系統以及相關基礎設施投資的增長。商業航天領域,衛星互聯網工程、千帆星座組網發射有望實現常態化,有望為航天產業鏈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技術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
在巨大的市場空間下,相關企業正加速推動技術迭代和產品升級。目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航空航天產品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未來,航空航天技術將更加注重集成化和智能化。一方面,通過材料基因組工程和高性能計算,加速新材料和新工藝的研發,實現航天器結構的優化和多功能一體化。另一方面,智能制造系統和機器人技術的集成,將推動航天制造向柔性化和無人化方向發展,實現快速響應和低成本生產。多家企業正在為此付出努力。
中航高科(600862.SH)旗下子公司中航工業復材2024年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成某型號預浸料研制,實現碳纖維與樹脂界面的匹配,形成預浸料批量穩定制備技術;AG600 圓滿完成任務交付,C919民機材料研制取得突破進展,國產商用航空發動機復合材料研制能力顯著提升。
中超控股(002471.SZ)此前在互動平臺表示,旗下子公司已具備航空發動機渦輪后機匣等大型復雜薄壁高溫合金精密鑄件制造能力,并進入航空航天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核心客戶的供應商體系,相關產品和技術成功用于航天重大工程、軍用和商用航空發動機以及燃氣輪機等領域。
天和防務(300397.SZ)較早就布局了低空經濟領域,并且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實力和科研實力。2024年,天和防務在原有低空空管保障業務的基礎上,積極融入國家戰略,全面構建低空安全能力體系,發展低空經濟業務并進行長期探索和布局,助推低空經濟快速發展。公司開展了野戰防空與城市低空空管空防一體化大數據服務體系及其分系統的研究工作,在獵影產品的基礎上,開發獵影3.0,相關研發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