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治信息已成為算力基礎設施和服務領域重要參與者。目前,公司簽訂算力服務業務訂單超18億元,另有已中標訂單4.6億元。
4月28日晚間,平治信息(300571.SZ)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52.23萬元,同比增長287.38%;變動主因之一系公司業務轉型至算力業務所致。
據公告披露,根據2025年度新增算力服務業務需求,平治信息擬向多家供應商(合并簡稱“X”)采購服務器,并簽署相關采購合同,采購合同總金額預計不超過人民幣20億元。
算力需求快速增長,智算中心建設迎來紅利期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算力已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
根據IDC的數據,2024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為725.3EFLOPS,預計2028年將達到2781.9 EFLOPS,預計2023—2028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的復合增速為46.2%。
作為人工智能開發、訓練、推理的底層支撐,智算中心正在進入快速建設階段,智算中心的建設主體主要包括地方政府、通信運營商、云服務商三大類。
一方面,通信運營商加大算力資本投入,中國移動計劃2025年在算力領域預訓練資源投資373億元,對推理資源的投資不設上限;中國電信2025年算力資本開支預計同比增22%;中國聯通推動IDC向AIDC升級,重點打造10個國家級智算數據中心。
另一方面,云服務商對智能算力基礎設施也表現出強烈需求,阿里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和AI硬件基礎設施。
不難發現,算力已成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力,智算中心基礎設施的快速建設,為各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平治信息立足于通信行業,以服務三大通信運營商為核心戰略,通過深度參與運營商業務發展與技術升級,實現從單一產品供應商到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的跨越式發展。公司現已成長為通信運營商在算力基礎設施建設、5G新基建等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助力通信運營商的智算中心建設及5G新基建的建設。
公司算力業務主要包括通用服務器銷售和算力服務兩種業務模式,目前以算力服務業務為主。其中,通用服務器銷售業務模式主要為公司通過參加國內通信運營商集團公司的招投標,獲取客戶和訂單,公司通過自行研發生產,為客戶提供符合其要求的通用服務器產品。
算力服務業務模式主要為公司采購GPU模組及配套機頭,完成算力服務器組裝及壓力測試等工作。公司將組裝后的算力服務器安裝在運營商數據中心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中心,公司提供算力配置服務、算力網絡服務、集群調試及優化服務及專職技術駐場維護服務等。公司通過持續的運維服務保證算力能夠持續地生產、調度,并按照產生的算力按月/季度向客戶收取算力服務費用。
算力業務訂單已超18億元,打開業績增長新空間
截至目前,平治信息已簽訂算力服務業務訂單超18億元,另有已中標(合同尚在簽訂中)的訂單4.6億元,前述訂單中多個項目已交付算力服務器硬件,目前正處于合同約定的為客戶提供算力服務的期間,公司按月向客戶收取服務費用。算力業務為公司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
4月21日公告披露,公司近日收到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的通知,成為《GPU算力建設項目(二)》的單一來源采購供應商,中標含稅金額約為人民幣2.46億元。該項目采購內容為AI算力服務,雙方已就項目合作事宜達成一致,已進入合同簽署環節。
4月7日公告披露,公司近日被公示為“浙江移動數智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濱江區智能算力服務三期項目”的第一中標候選人,中標含稅金額逾2.14億元。該項目采購內容為智能算力服務。
對于平治信息而言,這些項目的中標,不僅有助于增強公司算力服務業務的市場競爭力,為后續相關領域的市場拓展及持續突破起到重要助推作用;而且有助于加快公司在算力網絡建設及算力服務市場的戰略部署,對公司產業鏈延伸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公司目前算力業務客戶以通信運營商為主,同時也拓展了其他類型客戶,比如金山云等云服務商,提高算力業務市場競爭力。據披露,公司于2025年1月與金山云(慶陽)數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算力綜合服務協議》,金山云基于業務發展需要采購平治信息算力綜合服務,合同含稅金額為1.16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平治信息還具備服務器生產商資質,2023年10月通過收購天昕電子60%股份,借助天昕電子的服務器生產基地,公司獲得了服務器研發生產能力,服務器生產銷售已中標中國電信服務器(2024—2025年)集中采購項目,中標含稅金額約為6378.60萬元,對公司拓展IDC相關業務具有積極意義。
目前,天昕電子已與國內多家GPU廠商(包括寒武紀、摩爾線程、天數智芯、沐曦、昇騰等)完成適配,適配AI大模型應用場景的專用服務器。此外,天昕電子還在積極推進AI大模型算力應用的算力一體機研發。
此外,公司積極推進與國內AI企業的深度合作。公司與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達成技術合作,探索智譜主導研發的基座大模型的商業化落地模式,推進大模型在通信行業的應用,增強AI大模型在專業任務中的自主學習、智能推理等能力,為公司算力業務賦能,同時拓展與通信運營商合作的算力中心應用空間。
攜手中國移動,叩響低空經濟萬億級市場大門
值得關注的是,平治信息還在積極參與低空經濟的建設。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首次提出了“低空經濟”的概念;2024年全國兩會,“低空經濟”被首次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并被納入新質生產力范疇。
一年多來,從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持續出臺。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推動低空經濟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深化“百千萬工程”信息綜合平臺駕駛艙應用,賦能“百千萬工程”重點工作。
據中國民航局預測,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將達1.5萬億元,2035年有望突破3.5萬億元。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更預測,2025年產業綜合貢獻值或達5萬億元。這是一個能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的龐大市場。
在低空經濟產業鏈中,電信運營商不僅承擔著低空新基建建設的職責,還將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監管、信息服務等,其價值不言而喻。尤其針對無人機的發展,更是離不開三大運營商支撐。
在通信方面,電信運營商擁有覆蓋全國的通信網絡,可以為無人機提供廣泛、深入的網絡支持;在低空監管服務平臺方面,電信運營商可以構建低空經濟的數據管理與分析平臺,對無人機監控、環境監測等提供決策支持;在生態整合方面,電信運營商可以與航空、交通、安防等行業開展緊密合作,共同制定標準與規范。
2025年3月,公司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響應國家低空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城市數字化轉型,雙方基于“硬件+網絡+云端”深度協同理念,共同打造湖州城市級低空無人機智能服務體系。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浙江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發揮5G網絡、移動云及本地化運營優勢;平治信息依托無人機硬件、平臺研發與AI算法能力,雙方通過資源互補、聯合運營,構建“云網終端一體化”的低空經濟基礎設施,賦能城市治理、應急管理、工業巡檢等場景。
此次戰略合作標志著平治信息在低空經濟領域的重要突破。通過與中國移動的強強聯合,公司將以技術創新驅動城市治理升級,為構建“立體化智慧城市”注入新動能。未來,雙方將持續深化資源協同,共同開拓低空智能服務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