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八真
京、津、滬、渝四大直轄市,各自都擁有一家城商行:北京銀行、天津銀行、上海銀行、重慶銀行。
這其中,天津銀行(01578.HK)相較于其他三家,暫時掉在了后面。
比如,同在港股上市,截至1月20日,天津銀行的市盈率(TTM)為1.93,總市值約100億港元左右;重慶銀行的市盈率(TTM)為3.57,總市值超過200億港元。
為了迎頭趕上,天津銀行積極把握各種發展機遇。
近期,天津銀行發布公告稱:將與京東、網銀在線、外貿信托、天津經開國資等共同組成“白衣騎士團”參與捷信消金的股權重組事項,其出資5億元,持股10%。
圖源:天津銀行公告
這意味著,天津銀行的牌照布局得以完善,有望給自身帶來裨益,或進一步打開想象空間。
一、天津銀行“馳援”捷信消金
天津銀行“馳援”捷信消金,既“渡人”,也“渡己”。
一方面,從歷史淵源看,捷信消金進入中國之時,注冊地恰好在津,與天津銀行比鄰而居。俗話說,多年鄰居變成親,更何況二者做的都是“錢生錢,錢生萬物”的生意,關系天然近一層。
據《節點財經》了解,2024年初,捷信消金曾將一筆股權質押給了天津銀行,出質數額為23.10億元。基于雙方的業務往來,天津銀行對于捷信消金的經營情況應該并不陌生。
另一方面,受國內信貸需求偏弱,LPR重新定價、存量按揭調價等負面因素的影響,重押消費金融已成為近些年銀行的主流。目前內資持牌消金公司的股東陣營里,幾乎都能看見銀行身影。
換言之,天津銀行“下注”捷信消金,本身是順應時勢的合理舉動。
參照同業經驗,布局消費金融業務,不僅有利于商業銀行的異地展業,尤其對一些有地域限制的區域性銀行,而且會對凈利潤起到相當的補充和助力作用。
正如天津銀行在公告里的展望,在新的發展格局里,要與其他投資者相互促進、協同發展,提升其自身的市場化運營、創新金融產品和盈利能力。
但不容忽視的是,消費金融水闊魚大、長坡厚雪的年代已經過去,轉而進入到“內卷”烈度加劇、價格戰此起彼伏的時期,導致賽道內選手賺錢越來越難。
2024年上半年,位居行業頭部的招聯消金和興業消金,前者營收同比減少1.0%,凈利潤同比減少7.41%;后者營收同比減少6.30%,凈利潤同比斷崖式驟減78.09%。
存量博弈的大環境中,天津銀行能否借捷信消金的這張牌照,以及收購標的客戶資源、服務網絡等,形成互補協同的局面,達到走出家鄉,擴大牌面,強筋健骨的目的,仍是個未知數。
二、參股捷信消金背后
豪擲5億元,重金參股捷信消金背后,是天津銀行平滑業績波動,尋覓新引擎的事實和期盼。
公開資料顯示,天津銀行是中國首批獲準組建的5家城市合作銀行之一,于1996年11月成立,2016年登陸港交所;《2022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中,天津銀行位列第1622名
拉長時間軸,天津銀行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各自在2021年、2015年達到歷史高峰176.9億元、49.16億元,此后便在震蕩中整體下行。
2020年-2023年,天津銀行的營收為172億元、176.9億元、157.6億元、164.6億元,歸母凈利潤為43.08億元、31.96億元、35.65億元、37.6億元。
其中,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在2022、2021年錄得最大降幅為10.94%、25.8%。
不難看出,天津銀行的成長穩定性欠佳,且上行“天花板”隱顯。
2024年上半年,天津銀行的創收創利指標均有所修復,營收同比增長7.69%至87.57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35.76至19.66億元,但創利指標距離2019年、2022年同期超30億元的“巔峰”仍有距離。
于業績之外,天津銀行的資產質量也難言樂觀。
2019年,天津銀行“預期信用損失模型下的減值損失”從前一年的34.8億元狂飆至74.3億元,2023年后一直徘徊在75億元至100億元的高位。
與此同時,該行的不良貸款率額也引發外界關注。2019 年—2021 年,天津銀行的的不良貸款率從1.98%上升至2.16%,正式突破2字頭,并繼續上升到2.41%。
2022年,天津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下降0.57個百分點至1.84%,2023年接著下降0.14個百分點至1.70%,2024年上半年為1.54%。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領域,天津銀行的的不良貸款率高達8.13%。
天津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逐期往下走,體現出資產質量的有效改善,但把目光放大到同業,在一眾城商業中,其仍有不小的優化余地。
比如,2024年上半年,北京銀行、上海銀行、重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依次為1.31%、1.21%、1.25%,更有甚者像“尖子生”寧波銀行,不良貸款率長期保持在1%以下。
樂觀看待,拿到捷信消金的部分股權后,對于熨平天津銀行的財務“成績單”褶皺,以及隨著貸款規模擴大,攤薄不良貸款,創造新的增長點,有一定助益。
三、抗風險能力待加強
除了成長穩定性欠佳,不良貸款率引發外界關注等問題,天津銀行的抗風險能力也有待加強。
財報顯示,2019年-2023年,其撥備覆蓋率分別為220.58%、183.45%、154.26%、159.27%和167.86%,2024年上半年年為181.75%。
而根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數據,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城商行的撥備覆蓋率為192.35%。
換言之,天津銀行的撥備覆蓋率還沒有達到行業平均水平,也從側面凸顯了其應對潛在危機的資金安全墊不夠厚實。
對比之下,北京銀行、上海銀行、重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分別為 208.16%、 268.97%、 249.59%。
此外,于2019年-2023年,天津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從15.24%“下降”到12.64%,未來利潤調節空間在縮小。
2024年上半年,天津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29%、10.24%和13.45%,較上年末下降0.51個百分點、下降0.59個百分點和上升0.81個百分點。
同樣根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數據,截至2024 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資本充足率為 15.53%,一級資本充足率為 12.38%,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 10.74%。天津銀行基本算是處在及格線上“貼地飛行”。
對天津銀行來說,即便拿下捷信消金,后續前行路上的壓力仍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