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行出狀元。
雷達財經出品?文|孟帥 編|深海
憑借1000億元的財富,“醬油巨富”龐康強勢登上《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相較上年,龐康的財富更是增長了210億元之多。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海天味業堪稱“造富機器”,不僅捧出了龐康這個千億富豪,程雪、潘來燦、賴建平也憑借335億元、170億元、140億元的財富躋身該榜單。
回溯企業發展史,海天味業的前身是由佛山25家古醬園合并重組而成的海天醬油廠。上世紀八十年代,龐康踏入這家醬油廠,從技術員起步,憑借過人的商業智慧與卓越的領導才能,逐步成長為企業的靈魂人物。
在他的帶領下,海天從一家規模較小的醬油廠搖身一變成為如今的調味品巨頭。不過,身為行業巨頭的海天味業,也曾因“雙標門”一度遭受業績重挫。后續,海天味業董事長的權力大印從龐康手中交接到了有著“打工女皇”之稱的程雪的手中。
去年,海天味業走出業績低谷,實現營收與凈利潤的雙增長,但營收仍未達此前設定目標。對此,有投資者就新任董事長程雪高達913.48萬的年薪提出疑問。
在資本市場布局上,登陸A股多年的海天味業正全力推進“A+H”上市進程。盡管海天味業加速拓展海外市場,但目前海外業務在其整體營收中的占比依然較低,如何突破國際化發展瓶頸,成為海天味業未來需要攻克的重要課題。
龐康財富飆升至千億,海天味業成“造富機器”
隨著最新一期《胡潤全球富豪榜》的揭曉,全球富豪的財富版圖再度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在全球商業浪潮持續涌動的背景下,今年全球新增163位十億美金企業家,上榜總人數更是達到3442人,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中國富豪軍團表現不俗,共有823位富豪躋身榜單,較上年增加9人。
在這份備受矚目的榜單中,站在海天味業身后的龐康,憑借1000億元的財富榮登總榜第163名的高位,成為耀眼的商業明星。
與上一年相比,龐康的財富增長了210億元,排名躍升20個位次,成功扭轉了上一年財富排名下滑93名的局面。
在所有居住于中國的富豪群體中,龐康與寶豐的黨彥寶并列第27位,財富實力不容小覷。
若將范圍聚焦到廣東佛山(居住地),龐康位列第二,僅次于身家2550億元的美的何享健家族,其財富規模是龐康的2.55倍。
而在調味品行業領域,龐康同樣位居次席,僅次于執掌李錦記、財富達1400億元的李蔡美靈家族。
龐康在富豪榜中的卓越表現,離不開其精心打造的調味品商業帝國——海天味業。而憑借海天味業登上《胡潤全球富豪榜》的富豪,其實也不止龐康一人。
今年,程雪、潘來燦、賴建平分別以335億元、170億元、140億元的財富榮耀登榜,前述幾人的財富相較上年分別上漲60億元、5億元、5億元,海天味業借此成為捧出多個百億富豪的“造富機器”。
據海天味業此前發布的財報顯示,公司的控股股東為廣東海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東海天”),實際控制人為廣東海天董事長龐康,海天味業董事長程雪,董事、總裁管江華,董事文志州、廖長輝及廣東海天董事陳軍陽,前者構成一致行動人。
截至去年年末,廣東海天直接持有上市公司58.26%的股份。而龐康、程雪等實際控制人合計直接控制公司13.417%的股份,并控制廣東海天71.08%的股份。其中,龐康、程雪本人直接持有海天味業9.57%、3.17%的股份。
此外,佛山市海鵬貿易發展有限公司還持有公司0.12%的股份。天眼查顯示,廣東海天的實際控制人和受益所有人為龐康。同時,廣東海天全資持有佛山市海鵬貿易發展有限公司100%的股份。
薪酬方面,去年,龐康(換屆離任)、程雪、管江華、文志州、廖長輝、陳軍陽(換屆離任)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分別為548.09萬元、913.48萬元、603.27萬元、268.05萬元、270.39萬元、181.22萬元。
另據同花順iFind顯示,自2013年以來,海天味業已進行12次分紅,累計現金分紅數額達311.91億元,分紅率為55.95%。憑借手中持有的股份,龐康、程雪等實際控制人可收獲豐厚的收益。
低調“醬油巨富”龐康,一手打造調味品巨頭
作為站在海天味業幕后的調味品大佬,龐康為人低調且神秘,鮮少拋頭露面。這位1956年出生于廣東佛山的商業巨擘,以過人的膽識與卓越的智慧,將海天從一家醬油廠打造成為享譽全球的調味品帝國。
在龐康出生的前一年,佛山當地25家底蘊深厚的古醬園籌謀合并重組。由于海天醬園是其中影響力最廣、規模最大的老字號,這家醬油廠遂以海天命名,海天醬油廠由此誕生,一段傳奇故事的序幕悄然拉開。
1982年,年僅26歲的龐康踏入海天醬油廠,從一名基層的技術員做起:他一頭扎進生產一線,黃豆篩選時的精挑細選、制曲過程中的嚴格把控、釀造環節的耐心等待,再到注瓶封裝的細致入微,每個環節他都認真對待。
然而,彼時的海天醬油廠只是一家按國家計劃生產的食品加工廠,規模與產能都較為有限。龐康敏銳地意識到,唯有規模化生產才能破局,于是他努力說服廠長向相關部門申請擴產,后續海天成功獲得700萬元國家貼息貸款,用于醬油工程技術改造擴建項目。
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龐康進入海天三年后便晉升為副廠長。1988年前后,在國企推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的浪潮中,龐康果斷抓住機遇,帶領醬油廠實現跨越式發展,成功躋身國有大型企業行列,其本人也一步步走到海天的權力中心。
1990年,龐康再次展現出非凡的魄力:斥資3000萬元從國外引進一條年產2000噸蠔油的生產線。在當時,這算得上是一筆巨額的投資,許多人對此持懷疑態度,但龐康堅信,只有不斷提升產能、豐富產品線,海天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事實證明,龐康的這一決策無疑是正確的。新生產線投產后,蠔油逐漸成為海天的明星產品,進一步鞏固了海天在調味品市場的地位。如今,蠔油更是海天旗下營收占比僅次于醬油的支柱產品。
而為了拓展海外市場,1993年,龐康帶領海天成功獲得國家外經貿部批準的自營進出口證。隨后,海天牌系列產品漂洋過海,亮相美國各大超市貨架,海天借此開啟海外市場的征程,致力于將中國味道傳播到世界各地。
1994年底,海天醬油廠迎來國有企業轉制改革,其從原來單一的國有經濟轉變為職工個人與國家共同出資的有限責任公司。這次變革讓包括龐康等在內的員工們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海天也由此邁向現代化科學管理之路,駛入發展的快車道。
2010年,海天再次完成關鍵改制,國有持股減持退出,員工持股平臺回購股份,海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58名管理層和員工的共同發起下成立,龐康正式成為公司法定代表人,扛起了領航企業發展的大旗。
在龐康的帶領下,海天2013年的銷值成功突破百億,一舉成為中國調味品行業首個突破百億銷值大關的企業,創造了調味品行業的奇跡。同年,增長勢頭強勁的海天甚至提出未來五年“再造一個海天”的發展規劃。
2014年,海天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借此實現了又一次重要的跨越。上市后,海天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不斷擴大規模、提升產能。2018年,海天營收突破170億元,實現了“五年再造一個海天,營收入翻一番”的目標。
雷達財經了解到,2024年,海天味業穩坐調味品行業龍頭寶座,其當年的產銷量雙雙突破450萬噸,穩居行業第一。
在中國品牌力指數C-BPI“2024年第一品牌榜”上,海天更是憑借在醬油(連續14年)、醬料(連續5年)、蠔油(連續5年)、食醋(連續1年)領域的卓越表現,摘得四項行業第一品牌的桂冠,書寫著屬于海天的傳奇篇章。
公司業績重掃陰霾,出海之旅任重道遠
此番龐康、程雪等“海天人”在《胡潤全球富豪榜》上的財富躍升,與海天味業業績重回健康增長軌道緊密相連。
事實上,作為調味品行業的巨頭,海天味業的發展之路并非全是坦途。比如,2022年爆發的“雙標”風波,曾讓海天味業經受輿論與業績的雙重考驗,公司2023年更是面臨營收、凈利潤雙降的嚴峻挑戰。
風波之下,海天味業啟動管理層調整。2022年底,程雪從副董事長、常務副總裁升任副董事長、執行總裁。去年9月,年近七旬的龐康卸任董事長一職,將接力棒交給素有“打工女皇”“醬油女王”之稱的程雪手中。
雷達財經了解到,作為公司的資深元老,程雪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便加入海天。在胡潤研究院2021年首次發布的《胡潤中國職業經理人榜》中,程雪憑借650億元的身家成為中國職業經理人首富,力壓騰訊總裁劉熾平(290億元)、時任螞蟻集團董事長的井賢棟(175億元)以及微信創始人張小龍(140億元)等眾多大佬。
不久前,程雪執掌海天味業后的首份年報正式出爐。財報顯示,2024年,海天味業共計斬獲269.01億元的營收,相較上年的245.59億元實現9.53%的增長,一掃上年營收同比下滑4.1%的頹勢,且創下了其自2014年A股上市以來的營收新高。
利潤方面,去年,海天味業實現63.44億元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2.75%,成功擺脫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的下滑困境。不過,這一盈利規模仍不及2020年的64.03億元與2021年的66.71億元。
此外,去年,海天味業的毛利率在經歷連續多年的下滑態勢后,終于止跌回升至37%,但仍未達到2014年至2020年期間連續多年所保持的40%以上的毛利率水準。
對于公司交出的這份答卷,海天味業表示,2024年是公司四五規劃的開局首年,是承壓破局的一年。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公司堅守產品品質優先,堅持刀刃向內的變革,以用戶至上的價值導向牽引各業務快速轉型。變革有效激發了組織與人員活力,使部分工作的成效在2024年的體感更實,也讓其對企業“長期主義發展”的決心更加堅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財報中,海天味業為2024年制定了營收275.1億元、歸母凈利潤62.3億元的全年目標。盡管海天味業去年業績實現增長,歸母凈利潤超額完成任務,但其營收并未達到預期。
這一情況引發投資者關注,有投資者提問:“2024年公司未達成營收目標,但程雪董事長的薪酬達到913.48萬元,同比增長超26%,是公司有記錄以來最高薪酬,請問薪酬大幅增長的原因是什么?”
對此,海天味業表示,公司董事、監事、高管人員的薪酬,根據公司經營業績、各崗位職責范圍、人員貢獻及個人業績等綜合確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A股征戰多年的海天味業,當下還正努力向港股發起沖擊。今年1月,海天味業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計劃以“A+H”模式登陸港股主板。招股書顯示,海天味業擬將募集資金用于技術研發、產能擴張、海外供應鏈建設等方面。
5月1日,海天味業發布公告稱,公司H股發行上市已獲得中國證監會備案。在外界看來,海天奔赴港股的舉動,是其推進全球化戰略、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一步。
在此前的年度業績交流會上,海天也明確強調,公司一直以來立足中國,著眼全球,未來海外業務將選擇消費基礎良好、調味品需求旺盛的市場適度側重開展,在品牌推廣、產品選擇、經銷渠道等方面,結合各個國家、區域的實際情況有序推進。
盡管公司正加快海外市場的拓展,但海天味業也坦言,現階段海外業務在公司的占比還較低,這部分業務主要通過海外經銷商銷售。另據中國調味品協會2022年調味品企業百強報告顯示,盡管海天味業產量和銷售額名列行業第一,但其出口額及占比均遠低于同行。
堪稱“造富機器”的海天味業,未來又將上演怎樣的財富神話?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